先天性青光眼可能導致失明,但早期干預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該病由房水排出障礙導致眼壓升高,若未及時治療,持續高壓會損傷視神經,最終造成不可逆視力喪失。
一、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
早期患兒常表現為畏光、流淚、眼瞼痙攣,角膜直徑增大呈現“牛眼”外觀。進展期可見角膜混濁、視盤凹陷擴大,視力逐漸下降。晚期出現視野缺損甚至光感消失,此時視神經萎縮已不可逆。
二、治療措施與預后:
藥物治療首選前列腺素類滴眼液、β受體阻滯劑及碳酸酐酶抑制劑降低眼壓。手術治療包括房角切開術、小梁切除術等,80%患兒通過手術可穩定眼壓。術后需終身隨訪,每3-6個月監測眼壓、視神經及視野變化。1歲前接受治療者保有有用視力的概率達90%,延誤治療者失明風險顯著增加。
日常護理需避免劇烈運動及可能升高眼壓的行為,如長時間低頭、用力排便。飲食應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及抗氧化食物藍莓。建議建立視力訓練計劃,使用大字體書籍和有聲讀物輔助學習。家長需定期用玩具測試嬰幼兒追物能力,發現異常及時復查。心理支持方面,可通過盲校資源提前進行生活技能培訓,減輕未來適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