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陽性患者能否治愈需根據具體病情判斷。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部分可通過規范治療實現臨床治愈,表現為表面抗原轉陰并出現表面抗體;但多數患者需長期抗病毒治療控制病情,極少數可自發清除病毒。
一、急性乙肝病毒感染:
急性乙肝患者約90%可自愈。病毒通常在感染后6個月內被免疫系統清除,表現為表面抗原轉陰、核心抗體陽性。此階段需監測肝功能,避免飲酒和肝毒性藥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質蛋白促進肝細胞修復。
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慢性乙肝治愈率與病毒載量、肝纖維化程度相關。表面抗原定量<1000IU/mL且無肝硬化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核苷類似物治療,約30%可實現臨床治愈。肝硬化患者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藥物抑制病毒復制,定期檢測甲胎蛋白和肝臟彈性成像。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優先選擇清蒸魚、山藥等易消化食物。每周進行3-5次太極拳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避免熬夜和情緒波動,每3個月復查乙肝DNA定量和肝功能。合并脂肪肝者需控制體重指數在23.9以下,限制精制糖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