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常用方案為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禁用自行服藥。藥物流產可能由意外妊娠、胚胎發育異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陰道出血、下腹疼痛等癥狀。
作為孕激素受體拮抗劑,米非司酮通過阻斷孕酮活性使蛻膜組織變性壞死。該藥物需空腹服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惡心、乏力,服藥后需觀察陰道出血情況。禁止與利福平、圣約翰草等藥物聯用。
前列腺素類藥物可促進子宮收縮和宮頸軟化,通常在米非司酮服用后36-48小時使用。用藥后可能出現寒戰、發熱等副反應,需在醫療機構觀察6小時以上。心臟病、青光眼患者禁用。
必要時醫生會開具益母草顆粒、五加生化膠囊等中成藥促進子宮復舊。出血量多時可使用氨甲環酸止血,合并感染需配合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所有藥物均需嚴格遵循處方劑量。
妊娠早期禁用活血化瘀類中藥如紅花、當歸,可能引發大出血。阿司匹林等抗凝藥會加重出血風險,緊急避孕藥對已著床妊娠無效。任何藥物使用前必須經超聲確認宮內妊娠。
藥物流產全程需在正規醫院進行,用藥后第8天、15天需復查HCG及B超。完全流產率約90%,失敗者需及時清宮。流產后應避孕3-6個月,期間補充葉酸、鐵劑等營養素。
流產后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和盆浴,每日溫水清洗外陰。飲食宜選擇高鐵高蛋白食物如豬肝、菠菜,搭配紅棗枸杞粥調理氣血。保持充足睡眠,心理疏導可緩解焦慮情緒。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