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的劉朝陽副主任醫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典型癥狀之一是發熱,但因為發熱是很普遍的病癥,所以在患病初期很多患者會自行忽略或與普通感冒搞混,選擇自己去購買布洛芬進行退熱而不是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從而導致原本應該發作的病情被壓制,為后面的檢測和治療加大了難度。因此,不建議自行服用布洛芬,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發表在權威雜志《柳葉刀》的一篇研究文章提到,布洛芬會提高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水平,新冠病毒(COVID-19)通過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與靶細胞結合,ACE2表達的增加可能會促進新冠病毒感染。因此,該文章推測布洛芬可能通過增加ACE2水平而加重COVID-19的感染風險和病情。
法國衛生部長奧利弗·韋蘭在上周六推特上提醒公眾,疑似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發燒,不要亂吃布洛芬這類抗炎藥。
加拿大衛生部門指出,雖然沒有有力證據表明布洛芬會加重新冠肺炎癥狀,但是在獲得更多信息之前,建議采用其他藥物治療新冠肺炎造成的發熱。
作為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無論是布洛芬還是對乙酰氨基酚,都不是絕對安全的,長期服用都有胃粘膜損傷、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而且本身只是一個對癥治療的藥物,發熱患者一般建議服藥不超過3天。對乙酰氨基酚過敏者及蠶豆病患者是禁用對乙酰氨基酚。
對于發熱伴咳嗽,并且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者,最好不要自行服退燒藥,而應該如實告知,及時隔離和檢測。
布洛芬是臨床上常用的退熱藥,日前,法國衛生部官員在推特上表示:對于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布洛芬,因可能會加重感染。
布洛芬會加重感染嗎?
我們需要從事實角度來分析一下:自武漢疫情以來,我們的實踐經驗就是這些一退二抗藥物是對新冠無效的,
一退二抗是解熱鎮痛抗炎藥、抗菌藥、抗病毒藥三類藥物的總稱。
1.解熱鎮痛抗炎藥:主要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發揮解熱鎮痛及抗炎的作用,常用藥物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鈉、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
2.抗菌藥:對細菌具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常見的藥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曲松、頭孢氨芐、阿米卡星、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
3.抗病毒藥: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長和繁殖,常用的藥物有奧司他韋、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利巴韋林等。
延伸閱讀
布洛芬是如何工作的,它又是如何緩解疼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