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下肉裂可能由外力損傷、真菌感染、營養缺乏、皮膚疾病、化學刺激等因素引起。
1、外力損傷:
頻繁撞擊或擠壓指甲可導致甲床組織撕裂。長期穿不合腳鞋子、運動時足部受沖擊、手工勞動中手指受壓是常見誘因。日常需選擇寬松鞋襪,勞動時佩戴防護手套,運動后冰敷緩解局部腫脹。
2、真菌感染:
甲癬可能破壞甲板與甲床連接結構。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病原體侵襲后,甲下組織可能出現干裂脫屑。伴隨甲板增厚、變色時需使用特比萘芬、環吡酮胺、阿莫羅芬等抗真菌藥物。
3、營養缺乏:
鐵元素不足影響角質蛋白合成,維生素B7缺乏導致甲床修復能力下降。每周攝入動物肝臟、蛋黃、堅果可補充生物素,菠菜、紅肉幫助改善缺鐵性甲床脆弱。
4、皮膚疾病:
銀屑病可能引發甲床過度角化,濕疹會導致甲周皮膚屏障受損。這類疾病通常伴隨鱗屑性斑塊或劇烈瘙癢,需通過他克莫司軟膏、卡泊三醇等藥物控制原發病。
5、化學刺激:
長期接觸洗滌劑、有機溶劑會溶解甲周皮脂膜。美甲產品中的丙烯酸酯可能誘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甲緣皮膚皸裂。操作化學制劑時應使用丁腈手套,卸除指甲油后需涂抹凡士林保濕。
每日溫水浸泡可軟化開裂甲床,燕麥片浴能緩解炎癥反應。補充含鋅硒的海產品促進傷口愈合,瑜伽鍛煉改善末梢循環。開裂持續兩周以上或伴隨化膿時,需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與組織病理檢查。糖尿病患者出現甲床裂傷應立即就醫,避免繼發嚴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