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后短期內少量出血屬于正常現象,多與手術創面愈合過程有關。
術后正常出血情況
子宮全切術后1-2周內,陰道可能出現淡紅色或褐色分泌物,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經量。這種出血主要來源于陰道殘端縫合處的滲血或結痂脫落,隨著創面逐漸愈合,出血會自然停止。術后使用雌激素類藥物也可能導致內膜脫落性出血,但會隨著用藥周期調整而消失。
需警惕的異常出血
若術后出血持續超過3周、出血量突然增多每小時浸透一片衛生巾、伴隨血塊或組織物排出,需考慮陰道殘端愈合不良、感染或縫線脫落等問題。異常出血還可能伴隨發熱、下腹墜痛、分泌物異味等癥狀,提示存在盆腔感染或殘端血腫等并發癥。
術后應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飲食需增加優質蛋白和含鐵食物如瘦肉、菠菜等促進愈合,適度散步有助于盆腔血液循環。若出現異常出血需及時復查陰道殘端愈合情況,必要時進行超聲檢查排除盆腔積液。術后3個月內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隨訪監測激素水平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