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弱視可能由屈光不正、斜視、形覺剝奪、雙眼屈光參差、先天性白內障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光學矯正、遮蓋療法、視覺訓練、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治療。
1、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或散光未及時矯正時,視網膜成像模糊導致視覺發育異常。需通過散瞳驗光配戴合適眼鏡,配合精細目力訓練如穿珠子、描畫等刺激視功能發育。高度遠視性弱視可考慮阿托品壓抑療法。
2、斜視因素:顯性斜視導致雙眼視軸不平行,大腦主動抑制斜視眼視覺輸入形成弱視。需先矯正屈光問題,采用交替遮蓋法消除抑制。對于非調節性內斜視,可能需行斜視矯正術聯合術后視覺訓練。
3、形覺剝奪:先天性上瞼下垂、角膜混濁等阻礙光線進入眼內。需在3歲前解除遮擋因素,如實施上瞼下垂矯正術,術后配合紅光閃爍儀等弱視治療儀進行強化刺激。
4、屈光參差:雙眼屈光差異超250度時,大腦選擇清晰像抑制模糊像。需全矯屈光參差配鏡,優勢眼每日遮蓋6小時,配合雙眼視功能訓練如立體視圖、同視機訓練重建雙眼融合功能。
5、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白內障、玻璃體混濁等導致視網膜無法獲得清晰物像。需在嬰兒期行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后嚴格遮蓋健眼,使用左旋多巴等藥物輔助治療。
弱視治療需建立屈光矯正基礎,每日保證2小時有效遮蓋時間,堅持串珠、插板等精細訓練。定期復查視力及雙眼視功能,治療期間補充維生素A、葉黃素等營養素,避免過度使用電子屏幕。6歲前為黃金干預期,12歲后治療效果顯著下降,發現異常應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