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老化可通過超聲檢查、胎心監護、孕婦癥狀觀察、羊水量評估及胎盤成熟度分級五種方式綜合判斷。
1、超聲檢查:
超聲是評估胎盤老化的主要手段。通過觀察胎盤實質回聲增強、鈣化灶形成、基底膜增厚等特征,結合胎盤成熟度分級Grannum分級0-III級,III級胎盤提示可能存在老化。超聲還能同步監測胎兒生長參數,若出現胎兒生長受限需警惕胎盤功能減退。
2、胎心監護:
異常胎心監護圖形是胎盤功能不全的重要信號。無應激試驗NST出現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或宮縮應激試驗CST陽性時,可能反映胎盤氧合能力下降。動態監測胎心變化比單次檢查更具參考價值。
3、孕婦癥狀:
孕婦自覺胎動減少是胎盤老化的警示癥狀。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若12小時內胎動少于10次或減少50%以上,需立即就醫。部分孕婦可能伴隨血壓升高或尿蛋白陽性等子癇前期表現,這些都會加速胎盤老化。
4、羊水量:
羊水過少AFI≤5cm常與胎盤功能減退相關。胎盤老化導致胎兒腎血流減少,尿液生成下降,進而引起羊水減少。超聲測量羊水指數時,需注意排除胎膜早破等其他因素。
5、生化指標:
血清胎盤生乳素hPL和雌三醇水平下降可輔助判斷。正常妊娠晚期hPL應>4μg/ml,若持續低于此值提示胎盤功能不足。但生化指標易受個體差異影響,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評估。
建議孕婦從妊娠28周起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每周至少記錄3次胎動情況。飲食上增加優質蛋白和鐵元素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避免高鹽高脂飲食。適度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改善胎盤血液循環。若出現胎動異常或血壓波動,應立即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必要時考慮提前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