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通常無需藥物治療,若合并感染可遵醫囑使用保婦康栓、抗宮炎片或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等藥物。宮頸糜爛的處理方式主要有觀察隨訪、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病因治療、定期篩查。
1、觀察隨訪:
生理性宮頸糜爛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多見于育齡期女性,與雌激素水平升高相關。此類情況無需特殊處理,建議每年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篩查,排除病變可能。日常注意外陰清潔,避免過度陰道沖洗。
2、物理治療:
對伴隨異常分泌物或接觸性出血的癥狀性糜爛,可采用激光、冷凍或微波等物理治療。治療前需排除宮頸上皮內瘤變等病變,術后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可能出現陰道排液增多等反應,需定期復查創面愈合情況。
3、藥物治療:
合并宮頸炎時可選用中成藥如保婦康栓含莪術油、冰片或抗宮炎片,病毒感染相關者可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用藥導致菌群失調或掩蓋病情。
4、病因治療:
明確病原體感染是治療關鍵。細菌性陰道病需針對厭氧菌用藥,衣原體感染需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HPV感染需增強免疫力。治療期間應避免無保護性行為,性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
5、定期篩查:
無論是否治療均需堅持宮頸癌篩查。30歲以上建議聯合HPV和TCT檢測,連續3年陰性者可延長篩查間隔。篩查異常者需進行陰道鏡評估,必要時取活檢明確診斷。
宮頸糜爛的日常護理應注重平衡陰道微環境。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建議選擇棉質透氣材質;飲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當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適度運動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但避免劇烈運動引起摩擦出血。同房時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風險,出現異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應及時就診。需特別注意,宮頸糜爛并非疾病診斷,而是對宮頸外觀的描述,切勿因過度治療破壞宮頸正常生理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