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潰瘍可通過局部護理、飲食調整、藥物治療、中醫調理、預防感染等方式治療。牙齦潰瘍通常由機械損傷、維生素缺乏、免疫低下、口腔菌群失衡、系統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護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摩擦創面,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生理鹽水含漱每日3-4次,或選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細菌。局部涂抹蜂蜜或蘆薈膠可促進黏膜修復,睡前使用口腔潰瘍貼片隔離創面。
2、飲食調整:增加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攝入,如獼猴桃、西蘭花、動物肝臟等。每日保證2000ml飲水,避免過燙或酸性飲品。推薦食用南瓜粥、蒸蛋羹等軟質食物,減少堅果類硬物刺激。
3、藥物治療:細菌感染時可用西地碘含片或溶菌酶含片。疼痛明顯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膠,頑固性潰瘍可局部應用曲安奈德口腔軟膏。伴隨全身癥狀需口服維生素B復合制劑。
4、中醫調理:心火上炎型可用導赤散加減,脾胃濕熱型推薦清胃散。金銀花、連翹各10克代茶飲,或吳茱萸研末醋調敷涌泉穴。針灸選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調節氣血。
5、預防感染:保持口腔衛生,餐后使用牙線清除食物殘渣。免疫力低下者適當補充鋅制劑,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長期不愈或反復發作需排查白塞病、克羅恩病等系統性疾病。
日常可飲用綠豆湯、菊花茶等清熱飲品,練習叩齒功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潰瘍超過兩周未愈或伴隨發熱、淋巴結腫大,需及時就診排除口腔結核或腫瘤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