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手術可通過麻醉準備、器械置入、宮腔探查、病灶處理、術后觀察等步驟完成。該操作需在無菌環境下進行,使用光學成像系統實現微創診療。
1、術前準備:患者需完成血常規、凝血功能等基礎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術前8小時禁食禁水,采用腰麻或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并消毒鋪巾。宮頸擴張需使用Hegar擴張器逐步擴至10-12號。
2、置入鏡體:通過陰道置入宮腔鏡外套管,灌注生理鹽水或甘露醇膨宮,維持壓力80-100mmHg。光學視管連接冷光源和攝像系統,圖像放大倍數20-60倍,可清晰顯示子宮內膜細微結構。
3、宮腔探查:系統觀察子宮角部、前后壁及輸卵管開口,識別息肉、肌瘤或粘連等病變。必要時采用5Fr操作通道進行靶向活檢,使用抓鉗、剪刀等器械配合電凝止血。
4、病灶處理:子宮內膜息肉采用息肉鉗旋切,粘膜下肌瘤行電切術,宮腔粘連使用微型剪刀分離。嚴重出血點用雙極電凝止血,較大創面放置球囊導管壓迫24小時。
5、術后管理: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預防感染,口服布洛芬緩解疼痛。術后2周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個月后復查超聲評估恢復情況。異常出血或發熱需及時返院處理。
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的魚蝦、雞蛋促進創面修復,適量補充菠菜、豬肝等含鐵食物。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每日飲水量保持1500ml以上。保持外陰清潔干燥,使用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術后3個月經周期后需復查宮腔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