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試驗未通過的孕婦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適度運動、血糖監測、胰島素治療、定期產檢等方式干預。妊娠期糖尿病通常由胰島素抵抗增強、胎盤激素分泌異常、肥胖、遺傳因素、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
控制每日總熱量攝入至1800-2200千卡,碳水化合物占比不超過40%。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燕麥、糙米、綠葉蔬菜,分5-6餐進食。避免精制糖、果汁、糕點等高糖食品,保證蛋白質攝入量每天80-100克。
2、運動干預:
每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快走、游泳。運動時間建議安排在餐后1小時,注意監測胎動變化。避免仰臥位運動和腹部受壓動作,運動時隨身攜帶糖果預防低血糖。
3、血糖監測:
每日監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5.3mmol/L、餐后<6.7mmol/L。采用血糖儀記錄數據,發現異常及時就診。監測尿酮體水平,預防饑餓性酮癥發生。
4、藥物治療:
飲食運動控制無效時需使用胰島素,可選擇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甘精胰島素等。胰島素劑量需根據血糖值個體化調整,避免夜間低血糖。藥物治療需配合內分泌科和產科共同管理。
5、產前監護:
每2周進行胎兒超聲評估生長發育,孕32周起每周胎心監護。監測血壓、尿蛋白預防子癇前期,評估羊水量變化。孕38-39周需評估分娩方式,巨大兒傾向者建議剖宮產。
妊娠期糖尿病管理需貫穿整個孕期至產后6周,產后建議進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重新評估。哺乳期繼續堅持低糖飲食,產后1年內每3個月監測血糖。新生兒出生后需監測血糖,預防低血糖發生。建立長期健康檔案,定期篩查2型糖尿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