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癌可能由基因突變、慢性炎癥、激素失衡、HPV感染、環境毒素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陰道異常出血、盆腔疼痛、腹部包塊、排尿異常、體重下降等癥狀。
1、陰道異常出血:
非經期出血或絕經后出血是輸卵管癌的典型癥狀,出血量可能較少且呈間歇性。腫瘤侵蝕血管或激素水平異常可能導致內膜脫落,需與子宮內膜病變鑒別。建議進行婦科檢查聯合腫瘤標志物CA125檢測。
2、盆腔疼痛:
持續鈍痛或壓迫感多因腫瘤增大牽拉周圍組織所致,約60%患者出現該癥狀。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活動后加重。伴隨輸卵管積水時可能出現陣發性絞痛,需超聲檢查明確病灶范圍。
3、腹部包塊:
晚期患者可在下腹部觸及固定質硬包塊,多由腫瘤合并腹水或粘連形成。包塊生長速度較快,按壓無移動性。CT檢查可顯示輸卵管增粗變形,部分病例可見腹膜種植轉移灶。
4、排尿異常:
腫瘤壓迫膀胱或輸尿管可能導致尿頻尿急,嚴重者出現腎積水。泌尿系統癥狀常與盆腔腫塊同時出現,膀胱鏡檢查可排除原發泌尿系腫瘤。合并感染時可能出現排尿灼痛感。
5、體重下降:
中晚期患者因腫瘤消耗可能出現進行性消瘦,三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10%需警惕。惡病質狀態常伴隨貧血、低蛋白血癥,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提示營養風險。
日常需監測體溫變化預防感染,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飲食選擇高蛋白食材如鱈魚、雞胸肉,搭配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術后康復期可采用腹式呼吸訓練,每日2次每次10分鐘。出現陰道排液增多或下肢水腫需立即復查盆腔MRI,化療期間建議每日補充2000ml水分促進藥物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