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套疊通常無法自行痊愈,需及時就醫干預。該病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腸腔內,可能引發腸梗阻或腸壞死等嚴重并發癥。
1、急性腸套疊的臨床特征:
嬰幼兒突發陣發性哭鬧、嘔吐、果醬樣血便是典型三聯征。發病12小時內屬于黃金救治期,超過24小時未處理可能造成腸穿孔。查體可在右上腹觸及臘腸樣包塊,超聲檢查顯示靶環征或同心圓征。空氣灌腸復位是首選治療方式,成功率可達80%以上。
2、慢性腸套疊的特殊表現:
成人患者多存在腸道息肉、腫瘤等繼發病因,表現為反復腹痛、腹脹等非特異性癥狀。CT檢查可見腸管分層現象,需通過手術解除套疊并處理原發病灶。術后需禁食至腸鳴音恢復,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
日常需觀察排便性狀與腹部體征變化,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腸管異常蠕動。恢復期選擇低纖維少渣飲食如米湯、藕粉,兩周后逐步添加蒸蛋、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術后三個月內定期復查腹部超聲,監測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嬰幼兒喂養應注意循序漸進添加輔食,避免突然改變飲食結構刺激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