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臥床休息、熱敷緩解、避免性生活、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該病通常與細菌感染、衛生習慣不良、鄰近器官炎癥擴散、宮腔操作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關。
1、抗生素治療:急性盆腔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甲硝唑等,需完成全程治療。治療期間可能出現惡心、腹瀉等藥物反應,需及時與醫生溝通。
2、臥床休息:急性期需保持平臥位減輕盆腔充血。使用硬板床時可在腰部墊軟枕,每2小時翻身預防壓瘡。避免久坐或長時間站立,防止炎癥加重導致輸卵管粘連。
3、熱敷緩解:下腹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將熱水袋溫度控制在50℃以下,外包毛巾避免燙傷,每日敷3次每次20分鐘。熱敷后可能出現皮膚潮紅屬正常現象,禁用此法于出血期間。
4、避免性生活: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防止交叉感染。建議配偶同步檢查,治愈后需使用避孕套3個月。急性發作時接觸可能引發劇烈腹痛或出血,需立即就醫處理。
5、定期復查:治療后7天需復查血常規及B超。觀察體溫變化,若持續發熱超過38℃或出現膿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盆腔膿腫。復查項目包括婦科檢查、C反應蛋白檢測等。
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西蘭花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進行盆底肌收縮練習,采用屈膝仰臥位做提肛運動。注意經期衛生,選擇棉質內褲并每日更換,使用煮沸消毒的專用盆具清洗外陰。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持續下墜感應及時返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