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可通過保持環境濕潤、飲用溫熱水、服用止咳藥物、霧化治療、抗感染治療等方式緩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刺激、過敏反應、感染因素、胃食管反流、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環境調節:干燥空氣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40%-60%,避免接觸煙霧、粉塵等刺激性物質。睡前用生理鹽水霧化可濕潤氣道。
2、液體攝入:溫熱的蜂蜜水、梨湯能緩解咽喉部干燥瘙癢感,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1.5-2升。研究顯示蜂蜜的抗氧化成分可抑制夜間咳嗽頻率,但1歲以下嬰兒禁用。
3、藥物干預:右美沙芬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起效,苯丙哌林可阻斷肺迷走神經反射,復方甘草合劑含阿片酊鎮咳。需注意痰多者慎用中樞性鎮咳藥。
4、霧化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可減輕氣道炎癥,異丙托溴銨能緩解支氣管痙攣。對于哮喘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每日2-3次霧化能快速改善氣道通氣。
5、病因治療:細菌性感染需用阿莫西林、頭孢克洛等抗生素,胃酸反流患者應服用奧美拉唑。持續兩周以上的咳嗽需排查肺結核、肺癌等疾病,慢性咳嗽患者建議進行肺功能檢查。
咳嗽期間需避免辛辣食物,選擇百合粥、白蘿卜湯等潤肺膳食。適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睡眠時墊高枕頭可減少胃酸反流。若出現咯血、呼吸困難或持續發熱,應立即進行胸部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