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管造影檢查需注意造影劑過敏風險、檢查前散瞳準備、檢查后避光防護等事項。檢查前后需遵循醫囑調整用藥,避免劇烈運動,監測視力變化。
1、過敏篩查:檢查前需詳細告知醫生過敏史,尤其是碘造影劑過敏者需謹慎。醫護人員會進行皮試評估風險,必要時改用其他影像學檢查。既往有嚴重過敏反應者需提前使用抗組胺藥物預防。
2、散瞳準備:檢查前1小時需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散瞳,確保瞳孔直徑≥6mm。散瞳后會出現視物模糊、畏光現象,建議攜帶墨鏡并由家屬陪同。青光眼患者需提前評估眼壓情況。
3、藥物調整:糖尿病患者檢查前48小時需停用二甲雙胍,避免造影劑引發乳酸酸中毒。高血壓患者應維持血壓<140/90mmHg,檢查當日正常服用降壓藥。服用抗凝藥物者需評估出血風險。
4、檢查防護:造影注射時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惡心等反應,需保持平靜呼吸。檢查后24小時內佩戴防藍光眼鏡,避免強光刺激視網膜。哺乳期婦女應暫停哺乳48小時。
5、異常監測:檢查后密切觀察視力變化,出現持續眼痛、視力驟降需急診處理。建議3天內避免揉眼、游泳及高空作業。造影劑可能引起暫時性尿液變色,需多飲水促進排泄。
檢查后建議增加藍莓、胡蘿卜等富含花青素食物攝入,促進視網膜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三天內禁止劇烈運動,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出現結膜充血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睡眠時抬高床頭15°減輕眼部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