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裂可通過陰道分泌物檢測、超聲檢查、羊水結晶試驗、羊水指數測定、胎心監護等方式診斷。胎膜破裂通常由感染、胎位異常、子宮過度擴張、宮頸機能不全、外傷等因素引起。
陰道分泌物pH試紙檢測是初步篩查手段,胎膜破裂后羊水呈堿性,可使試紙變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羊齒狀結晶,該方法操作簡便但存在假陽性可能。
通過測量羊水指數判斷羊水量,指數≤5cm提示可疑破裂。超聲能同時觀察胎兒狀態、胎盤位置及宮頸長度,對高位破膜診斷價值有限。
取陰道后穹窿分泌物涂片干燥后鏡檢,羊水中電解質形成的蕨類植物狀結晶為陽性標志。該方法特異性達95%,但破膜時間超過12小時可能轉陰。
檢測陰道液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1或胎盤α微球蛋白,這兩種物質僅存在于羊水,濃度>5μg/L可確診。該方法不受精液、血液干擾,準確率超過90%。
5、胎心監護:
持續電子胎監可發現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提示臍帶受壓風險。破膜后每2小時監測胎心變化,配合宮縮壓力監測評估胎兒窘迫程度。
確診后需絕對臥床并抬高臀部,每日監測體溫和血常規預防感染。建議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雞蛋,補充維生素C增強胎膜韌性。避免劇烈咳嗽或便秘增加腹壓,如出現規律宮縮或發熱需立即就醫。未足月破膜可考慮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同時進行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