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性感冒可通過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緩解癥狀。胃腸性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飲食不當、免疫力下降、腹部受涼、腸道菌群紊亂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胃腸性感冒多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感染引發,表現為嘔吐、腹瀉、低熱。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無需抗病毒治療,可服用蒙脫石散保護胃腸黏膜,配合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
2、飲食不當:食用生冷、變質食物可能刺激胃腸道,加重癥狀。發病期間選擇米湯、軟面條等低渣飲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纖維食物。癥狀嚴重時可短期服用洛哌丁胺減少腸蠕動。
3、免疫力下降:疲勞、壓力等因素導致免疫力降低時易感染病毒。保證充足睡眠,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制劑。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有助于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
4、腹部受涼:寒冷刺激可能誘發腸痙攣,出現陣發性腹痛。使用熱水袋熱敷腹部,飲用姜茶緩解不適。腹瀉明顯時可加用鞣酸蛋白吸附腸道毒素。
5、腸道菌群紊亂:病毒侵襲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除服用益生菌外,可短期使用胰酶制劑輔助消化。避免濫用抗生素,以免加重菌群失調。
發病期間需保持清淡飲食,選擇蒸蘋果、山藥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適當飲用淡鹽水補充電解質,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血便需及時就醫。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逐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促進腸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