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風寒咳嗽可通過止咳化痰藥物、解表散寒藥物、抗組胺藥物、中成藥、抗生素等方式治療。風寒咳嗽通常由病毒感染、受涼、免疫力下降、過敏反應、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止咳化痰:右美沙芬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緩解干咳癥狀;氨溴索能分解痰液黏蛋白促進排痰;愈創甘油醚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釋痰液。痰液黏稠者可選擇黏液溶解劑,干咳無痰者宜用中樞性鎮咳藥。
2、解表散寒:偽麻黃堿收縮鼻黏膜血管緩解鼻塞;對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頭痛發熱;布洛芬具有抗炎鎮痛作用。解熱鎮痛藥需間隔4-6小時服用,高血壓患者慎用含麻黃堿成分藥物。
3、抗過敏治療:氯雷他定阻斷組胺H1受體改善過敏性咳嗽;西替利嗪減少毛細血管滲出緩解咽癢;苯海拉明具有中樞鎮靜作用。抗組胺藥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駕駛車輛。
4、中成藥調理:通宣理肺丸含紫蘇葉發散風寒;小青龍湯溫化寒痰;止嗽散宣肺止咳。中藥方劑需辨證使用,外感風寒證見咳嗽痰白、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者適用。
5、抗菌藥物:阿莫西林干擾細菌細胞壁合成;阿奇霉素抑制蛋白質合成;頭孢克洛破壞細菌膜結構。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升高或咳黃膿痰時考慮細菌感染,需完成規定療程防止耐藥。
風寒咳嗽患者應保持每日2000ml溫水攝入,食用蔥白生姜粥驅散表邪,避免生冷瓜果損傷肺氣。適度進行八段錦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擴張胸廓,居室濕度維持在50%-60%減少氣道刺激。持續發熱超過3天或出現鐵銹色痰需排查肺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