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激素檢查可通過靜脈采血、尿液檢測、唾液檢測、影像學評估、功能試驗等方式進行。雌性激素水平異常可能與卵巢功能減退、內分泌疾病、藥物影響、妊娠狀態、腫瘤等因素有關。
1、靜脈采血:血清激素檢測是臨床最常用的方法,通過抽取靜脈血測定雌二醇、孕酮等指標。檢查需避開月經周期特定時段,建議在月經第2-5天或排卵后7天進行。采血前需保持空腹8小時,避免劇烈運動干擾結果。
2、尿液檢測:收集24小時尿液可反映激素代謝產物水平,適合監測雌激素晝夜波動。需準確記錄總尿量,取樣前3天停用維生素B2等干擾物質。該方法對評估腎上腺功能有獨特價值。
3、唾液檢測:無創采集唾液測定游離激素濃度,適用于兒童或頻繁監測人群。采樣前30分鐘需清潔口腔,避免飲食影響。其優勢在于能反映生物活性激素水平,但靈敏度較血液檢測低。
4、影像學評估:超聲檢查可觀察卵巢形態與卵泡發育,間接判斷雌激素分泌功能。多囊卵巢表現為雙側卵巢增大伴多發小卵泡,子宮內膜厚度測量能輔助評估激素效應。MRI適用于垂體微腺瘤篩查。
5、功能試驗:克羅米芬刺激試驗通過口服藥物觀察卵泡反應,評估卵巢儲備功能。GnRH激發試驗可鑒別下丘腦-垂體性閉經,需連續采血監測LH、FSH動態變化。試驗期間可能出現潮熱等更年期樣反應。
日常保持大豆制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攝入,每周3次有氧運動有助于激素平衡。檢查前1周應避免服用避孕藥或激素替代藥物,長期月經紊亂者需連續3個月記錄基礎體溫。當出現嚴重潮熱、骨質疏松或異常子宮出血時,建議進行腫瘤標志物CA125聯合陰道超聲排查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