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不是生來就會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是邊走邊學,但是在照顧寶寶這件事情上,有些錯誤可以犯,有些錯誤一旦犯下了,就無可挽回,就比如孩子的用藥安全。央視紀錄片曾報道過:一個年僅18個月大的孩子,因為家長錯誤給孩子服用泡騰片導致孩子死亡。因為孩子感冒發燒,醫生開了一盒“娃娃寧泡騰片”。但是在給寶寶喂藥的時候,媽媽沒有仔細閱讀說明書以及醫囑,直接把一粒直徑約6毫米的泡騰片往寶寶的嘴巴里塞,然后還用水幫助寶寶吞咽。
一片泡騰片釀成的大禍!看完之后,網友忍不住憤怒!
沒想到孩子服下泡騰片后開始劇烈反應,四肢發抖,嘴唇變青,家長立即把孩子送到醫院搶救,結果第二天下午,醫院通知:孩子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搶救無效死亡。其實泡騰片和普通藥片不一樣,需要用溫開水泡至氣泡消失才可以服用,因為泡騰片遇到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當孩子干服的時候容易卡在喉嚨,再喝水下去就會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很容易引發孩子窒息的危險。
其實真正奪走孩子生命的不是泡騰片,而是父母的粗心大意,很多時候,父母看到孩子生病,心急之下只想著早點給孩子吃點藥,完全忘了醫囑和說明書,也不會想起來看看藥放了多久過沒過期,用自己想當然的想法給孩子喂藥,結果很容易釀成大禍。所以說,父母在給孩子喂藥之前,一定要確認以下幾點:
1、不要輕信上網搜索類似的寶媽經驗
相信孩子小時候出現的問題很多其他寶媽都會遇到,所以就會有很多寶媽聽信網絡上的說法或者是鄰居的建議,但是很多問題看似相同,其實并不同,因為生病的的每一個個體之間都存在差異,所以最正確的方法就是現場詢問醫生或者線上咨詢醫生。盡量全面地將孩子的情況告知醫生,認真聽取醫生的建議。
2、給寶寶服藥前,務必確認藥品的保質期
很多家庭都會有存放藥物的小藥箱,里面會有一些平時吃不完剩下的藥,也有的家庭里會常備一些退燒、消炎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孩子生病是不可預測的事情,而且藥品也是有一定的保質期的,有些藥放著放著就過期了,也有的藥因為存放不當或者開封太久會失去藥效,所以建議父母最好定期檢查小藥箱里面的藥是否還可以服用,也記得定期檢查更換藥物,保證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服下的都是安全的藥。
3、不要想當然地決定孩子服藥的劑量和方式
首先,在給孩子服藥的時候要明確藥物是內服還是外用的,醫院臨床每年都有因孩子吞了高錳酸鉀片來看急診的家長,就是錯把外用藥當成了內服藥。其次,嬰幼兒服用的藥物劑量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判斷的,孩子這么小的時候成長速度也快,所以這次跟上次服用的劑量可能會有差距,所以在給寶寶服用之前,最好先看一下說明書,是在不確定也可以問一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