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安徽合肥國勝大藥房門店前開展了一場微量元素公益檢測活動,以“隱性饑餓”的名義向大眾發起營養均衡挑戰。活動現場檢測隊伍排起長龍。令人意外的是,所有參與者的檢測結果均顯示微量元素含量未達正常水平,揭示了當下人們普遍存在的營養失衡問題。
(圖注: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眾多市民紛紛駐足圍觀)
營養失衡無關胖瘦 隱性饑餓問題隱藏于眾
“我平時吃得少,也難長肉,如果能增加體重,應該會更健康。”體型偏瘦的張先生參與檢測前認為自己肯定會營養不良,但現場工作人員查看了他的檢測結果卻發現,只有維生素B和C水平輕微不達標。這表明張先生雖然看上去比較瘦弱,營養狀況卻是基本合格的。由此可見,身體瘦削并不代表著營養不良。
(圖注:活動現場張先生進行微量元素檢測)
那身材健壯就等于營養更好嗎?身材微胖的陳先生也同樣參與了現場檢測。他以為一直保持鍛煉和補充蛋白質的自己,營養狀況應該很好。但檢測結果卻顯示他的鈣、鎂、鋅等微量元素遠低于正常指標,甚至是重度不達標。看來,他所認為的健康實則只是表象,熱愛健身的他只注重蛋白質補充,卻忽視了微量營養元素攝入,不知不覺營養失衡。
(圖注:活動現場負責檢測的工作人員向市民科普營養健康知識)
現場的藥店工作人員科普道:“隱性饑餓不能只從體型身材角度輕易判斷,這一因微量元素缺乏或攝入不均衡引發的營養健康問題,可能出現在任何人群中。”無論體型如何,人們都有可能因為身體微量元素缺失,出現反復感冒、脫皮、脫發、濕疹、口腔潰瘍等健康問題。這些癥狀表現因人而異,令隱性饑餓潛藏在大眾生活中,不易被察覺。
正確認識隱性饑餓 提高自我營養健康意識
活動中兩位市民的檢測結果打破了”胖是營養過剩,瘦是營養不良“的固有觀念,同時反映出大眾在營養均衡方面普遍存在認知誤區。
隨著社會發展,大眾對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雖不斷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對營養健康的片面觀念:部分人認為“吃得多就是營養好”,卻不知營養均衡并非簡單的量的積累,還需要各類營養元素合理搭配;有的人認為每餐“有菜有肉”便萬事大吉,卻忽視了膳食多樣性和其他必需營養元素的重要性。如果長期存在這些認知誤區,可能導致身體持續處于隱性饑餓,引發更多健康危機。
隱性饑餓中的“饑餓”,并不是指缺乏食物或能量,而是指人體對于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元素的缺失。這些微量營養元素在人體中所占比例雖小,但它們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新陳代謝以及免疫系統的穩定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眾多科學研究表明,隱性饑餓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肥胖癥等常見慢性疾病緊密相關。《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也提到,約3億國人正處于隱性饑餓狀態,隱性饑餓對人們健康生活的威脅不容小覷。每一個人都需要正確且全面地理解營養均衡,提高自我營養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拒絕隱性饑餓,維護自身健康。
(圖注:店員叮囑患者注意日常補充均衡營養)
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大眾也需要對自身營養健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江中牌多維元素片攜手安徽知名連鎖國勝大藥房,希望通過江中多維營養驛站向大眾傳達拒絕隱性饑餓的重要性,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幫助更多人養成“日常補充,均衡營養”的健康生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