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狹窄可通過超聲檢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腎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腎圖等方式診斷。
多普勒超聲是篩查腎動脈狹窄的首選無創方法,通過測量腎動脈血流速度判斷狹窄程度。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避免腸道氣體干擾。超聲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輕度狹窄可能出現假陰性。
CTA需注射碘對比劑,能三維重建腎動脈解剖結構,準確顯示狹窄部位和鈣化斑塊。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檢查后需多飲水促進對比劑排泄。輻射劑量約為傳統血管造影的1/3。
MRA無需電離輻射,采用釓對比劑清晰顯示血管形態。對腎功能要求較高,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時禁用含釓劑。檢查時間約30分鐘,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金標準,可同時進行球囊擴張治療。需穿刺股動脈插管,存在出血、血管損傷風險。檢查前需評估凝血功能,術后需平臥制動12小時。
通過追蹤同位素在腎臟的攝取排泄,間接評估腎血流灌注差異。卡托普利激發試驗可提高檢出率,檢查前需停用ACEI類藥物3天。結果需結合其他影像學綜合判斷。
確診腎動脈狹窄后應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推薦低鹽飲食每日鈉攝入<5g,適量食用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腎灌注不足。定期監測腎功能和電解質,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時需觀察出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