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阻斷藥可能存在副作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惡心、腹瀉、疲勞、皮疹等。具體藥物組合不同,副作用表現也存在差異。
1、頭痛頭暈:部分阻斷藥可能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發(fā)頭痛或眩暈癥狀。奈韋拉平、多替拉韋等藥物較易出現這類反應,通常2-3天后逐漸緩解。服藥期間應避免高空作業(yè)或駕駛。
2、消化道不適:齊多夫定、拉米夫定等藥物常導致惡心嘔吐,可伴隨食欲減退。建議餐后服藥,分次少量進食蘇打餅干等堿性食物。嚴重腹瀉需注意補液防脫水。
3、肝功能異常:依非韋倫、利匹韋林等藥物需經肝臟代謝,可能引起轉氨酶升高。用藥期間需戒酒,避免合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指標。
4、皮膚過敏反應:部分患者使用阿巴卡韋后出現藥疹,嚴重者可發(fā)生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用藥初期需密切觀察皮膚變化,出現黏膜潰爛或高熱需立即就醫(yī)。
5、代謝異常:長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劑可能引起血脂血糖升高,表現為膽固醇異常或胰島素抵抗。建議增加有氧運動,控制精制碳水攝入,必要時聯用二甲雙胍調節(jié)。
服用阻斷藥期間應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避免葡萄柚等影響藥物代謝的食物。出現肌肉酸痛可補充輔酶Q10,失眠患者建議午后避免咖啡因。需完整服用28天療程,任意中斷可能影響阻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