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乳牙未脫落時恒牙萌出屬于常見現象,醫學上稱為乳牙滯留。乳牙滯留可能由乳牙根吸收不全、恒牙胚位置異常、飲食習慣偏軟、頜骨發育不足、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乳牙拔除、正畸干預、調整飲食結構、加強咀嚼訓練、定期口腔檢查等方式處理。
1、乳牙根吸收不全:乳牙牙根未完全吸收導致無法正常脫落,恒牙從舌側或頰側異位萌出。建議拍攝口腔X光片評估乳牙根殘留情況,由口腔醫生判斷是否需要拔除滯留乳牙。日常可鼓勵孩子啃咬蘋果、玉米等硬質食物促進乳牙松動。
2、恒牙胚位置異常:恒牙胚發育位置偏離正常軌道,常見于上頜前牙區。可能與頜骨空間不足或乳牙早失有關。需通過間隙保持器或早期矯治器為恒牙創造萌出空間,避免出現牙列擁擠。定期口腔檢查可監測恒牙萌出路徑。
3、飲食結構影響:長期食用流質或精細食物會減弱咀嚼力,頜骨缺乏足夠生理刺激。建議增加芹菜、胡蘿卜等粗纖維食物,每日安排堅果類零食鍛煉咬合力。乳牙滯留超過3個月需考慮主動拔除。
4、頜骨發育不足:頜骨長度不足時易出現雙排牙,常見于6-8歲替牙期。可能與鼻呼吸障礙或舌體位置異常有關。需排查腺樣體肥大等問題,進行口周肌肉訓練如吹氣球、鼓腮練習等促進頜骨發育。
5、遺傳因素作用:部分家族存在乳牙滯留遺傳傾向,多伴有牙齒發育遲緩現象。建議記錄家族牙齒替換史,對于對稱性滯留可觀察1-2個月,若乳牙無松動跡象需及時干預。
乳牙滯留期間應保證每日兩次巴氏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清潔新生恒牙。增加奶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磷食物攝入,避免黏性糖果造成乳牙齲壞。建議每三個月進行專業涂氟,騎自行車、跳繩等垂直向運動能刺激頜骨生長。若恒牙完全萌出而乳牙仍未脫落,或出現明顯疼痛腫脹,需立即就診兒童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