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需注重體溫維持、母乳喂養、皮膚護理、感染預防及睡眠管理。
1、體溫維持: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需保持室溫24-26℃,濕度50%-60%。出生后立即擦干身體,戴帽減少散熱,延遲洗澡至出生6小時后。低體溫可能導致代謝紊亂,需通過母嬰皮膚接觸或暖箱復溫。
2、母乳喂養:出生1小時內開始哺乳,按需喂養每日8-12次。初乳含免疫球蛋白可增強抵抗力,正確含接姿勢避免乳頭皸裂。哺乳后豎抱拍嗝,觀察大小便次數判斷攝入量是否充足。
3、皮膚護理:臍帶殘端每日用75%酒精消毒2次,保持干燥至自然脫落。臀部便后溫水清洗,涂抹護臀膏預防尿布疹。沐浴水溫38-40℃,選用無刺激沐浴露,褶皺部位重點清潔。
4、感染預防:接觸嬰兒前嚴格洗手,避免親吻面部和手部。衣物單獨清洗消毒,奶具煮沸10分鐘。接種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出現發熱、拒奶等癥狀及時就醫。
5、睡眠管理:采用仰臥位睡眠降低猝死風險,嬰兒床避免放置柔軟物品。每日睡眠16-20小時,建立晝夜節律,夜間喂養保持昏暗環境。驚跳反射明顯時可使用襁褓包裹。
日常需監測體重增長曲線,出生3天內排盡胎便,7-10天恢復出生體重。母親飲食增加優質蛋白和鈣質,如魚肉、牛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進行新生兒行為神經測評,滿月后開始維生素D補充。注意觀察黃疸變化,生理性黃疸通常2周內消退,病理性需光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