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結石可通過增加飲水量、藥物輔助排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經皮腎鏡取石等方式治療。膀胱結石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謝異常、尿路感染、長期留置導尿管、飲食習慣等因素引起。
1、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量需達到2000-3000毫升,通過尿液沖刷作用促進小結石排出。建議選擇檸檬水、淡綠茶等堿性飲品,避免濃茶咖啡等利尿但可能加重結晶的飲料。排尿時適當跳躍運動可幫助移動性結石排出。
2、藥物輔助排石: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可松弛輸尿管平滑肌,黃體酮類藥物能抑制輸尿管痙攣,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排石疼痛。用藥期間需配合尿常規監測,觀察是否出現血尿或感染跡象。
3、體外沖擊波碎石:適用于5-10毫米的結石,通過X線定位后用水囊傳導沖擊波粉碎結石。術后可能出現血尿、腎絞痛等并發癥,需輔以排石體位訓練,保持頭低臀高位促進碎片排出。
4、輸尿管鏡取石:采用直徑3毫米的硬鏡經尿道進入,配合鈥激光或氣壓彈道碎石。手術時間通常控制在90分鐘內,術后留置雙J管2-4周,需注意預防支架管相關尿頻尿急癥狀。
5、經皮腎鏡取石:建立5毫米通道直達腎盂,適用于合并腎積水的復雜結石。術中采用超聲聯合X線定位,術后需臥床24小時觀察出血情況。長期隨訪需復查泌尿系CT評估有無結石復發。
日常應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低于5克,減少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增加柑橘類水果攝入維持尿液pH值在6.2-6.8。適度進行跳繩、爬樓梯等垂直運動,排尿后及時清潔會陰部。出現持續腰痛、發熱或肉眼血尿時應立即泌尿外科就診,避免繼發腎積水或膿毒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