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水腫可能由血容量增加、子宮壓迫靜脈、激素水平變化、妊娠期高血壓、低蛋白血癥等原因引起。
1、血容量增加:妊娠期母體血容量生理性增加40%-50%,血漿滲透壓降低導致組織液生成增多。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改善循環,每日抬高下肢15分鐘,避免長時間站立。
2、子宮壓迫靜脈: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阻礙下肢靜脈回流。可穿戴醫用彈力襪,坐位時墊高雙腳,進行踝泵運動促進血液回流。
3、激素水平變化:孕酮和雌激素升高導致水鈉潴留。控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克,增加鉀含量高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攝入,有助于電解質平衡。
4、妊娠期高血壓:血管內皮損傷引發病理性水腫。可能與遺傳、免疫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血壓≥140/90mmHg、尿蛋白陽性等癥狀。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等降壓藥物。
5、低蛋白血癥:蛋白質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可能與營養不良、腎病綜合征等因素有關,常見伴隨腹水、眼瞼水腫等癥狀。需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必要時輸注人血白蛋白。
孕期水腫護理需注意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000ml左右,避免高鹽加工食品。推薦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睡眠時用枕頭墊高下肢。若出現單側肢體腫脹、頭痛視力模糊等警示癥狀,需立即就醫排除深靜脈血栓或子癇前期等并發癥。定期監測血壓和尿蛋白,保持均衡飲食結構有助于緩解生理性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