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損傷可能由外傷、青光眼、視神經炎、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腫瘤壓迫等原因引起,表現為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色覺異常、瞳孔反射異常、視盤水腫等癥狀。
1、視力下降:
視神經損傷最典型表現為視力急劇或漸進性下降,嚴重者可致光感消失。損傷初期可能出現視物模糊,隨著病情進展,視力可降至手動或指數級別。中心視力受累常見于視神經炎,周邊視野缺損多與青光眼相關。
2、視野缺損:
患者常主訴視野中出現暗點或扇形缺損。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多引起下方視野缺失,視交叉部位損傷可導致雙顳側偏盲。視野檢查可見特征性改變,如弓形暗點、中心暗點等。
3、色覺障礙:
早期即可出現紅色飽和度下降,表現為辨色力減退。視神經炎患者常見紅色覺異常,測試時使用假同色圖可發現紅綠色混淆。色覺障礙程度與視力下降常呈正相關。
4、瞳孔異常:
相對性傳入性瞳孔障礙是特征性體征,表現為患眼直接對光反射遲鈍。Marcus-Gunn瞳孔可見光照患眼時雙側瞳孔反常擴大。嚴重損傷者可出現瞳孔散大固定。
5、眼底改變:
急性期可見視盤充血水腫,慢性期發展為視神經萎縮。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呈現蒼白水腫,青光眼性損傷表現為杯盤比擴大。部分病例早期眼底可無異常。
視神經損傷患者需避免劇烈運動及高空作業,建議增加藍莓、菠菜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攝入。急性期可嘗試眼球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恢復期推薦進行視覺訓練。定期復查視野檢查和OCT檢測對評估預后至關重要,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原發病。出現突發視力下降伴眼痛時應立即就診,排除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等急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