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晚期臨死前的15個征兆可能由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減退、感染并發癥、代謝紊亂、營養不良等原因引起。
1、嗜睡:患者清醒時間逐漸縮短,晝夜節律紊亂與腦干功能衰退有關。需保持環境安靜,定時翻身預防壓瘡,避免強行喚醒。
2、吞咽困難:延髓神經核受損導致嗆咳反射消失。采用糊狀食物喂養,床頭抬高30度,必要時使用鼻飼管維持營養。
3、尿失禁:中樞排尿控制功能喪失合并膀胱肌松弛。使用成人紙尿褲,每2小時檢查更換,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
4、肢體攣縮:大腦運動皮層退化引發肌張力異常。每日進行被動關節活動,使用軟枕支撐肢體保持功能位。
5、體溫異常: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禁止使用電熱毯,采用物理降溫或保暖,每小時監測體溫變化。
6、呼吸微弱:呼吸肌無力合并肺部感染。采取半臥位改善通氣,使用霧化稀釋痰液,必要時氧療支持。
7、血壓下降:自主神經調節衰竭導致循環衰竭。停用降壓藥物,監測生命體征,避免突然體位改變。
8、皮膚紫紺:末梢循環障礙伴隨血氧飽和度降低。手腳保暖,觀察甲床顏色變化,記錄出現時間。
9、瞳孔散大:中腦動眼神經核功能喪失。用棉簽測試角膜反射,避免強光刺激,記錄瞳孔大小變化。
10、譫妄躁動:代謝性腦病引發意識混亂。移除危險物品,播放舒緩音樂,必要時給予小劑量鎮靜藥物。
11、無淚干哭:情感控制中樞失抑制狀態。保持面部清潔,使用人工淚液,避免誤解為疼痛反應。
12、腸鳴消失:胃腸蠕動功能完全停止。停止經口進食,記錄腹脹情況,必要時胃腸減壓。
13、對光無反應:視覺傳導通路徹底中斷。閉合眼瞼保護角膜,用濕紗布覆蓋防止干燥。
14、下頜呼吸:瀕死期特有的不規則呼吸模式。抬高頭部側臥,清潔口腔分泌物,家屬陪伴安撫。
15、心跳驟停:終末期心臟停搏。停止一切醫療干預,進行遺體護理,提供哀傷輔導支持。
晚期護理需重點關注營養支持,每日分6-8次給予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蒸蛋、芝麻糊等,每次攝入量控制在200ml以內。保持每日被動活動四肢關節3次,每次10分鐘預防血栓形成。床單位保持清潔干燥,每2小時軸向翻身并檢查皮膚狀況,使用氣墊床和泡沫敷料保護骨突部位。室內維持24-26℃恒溫,濕度控制在50%-60%,定時開窗通風但避免對流風直吹。與患者交流時保持平靜語調,即使無應答也持續說明護理操作內容,播放熟悉音樂或廣播維持感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