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通常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染給他人,其傳播風險與具體類型有關。細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播,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則無傳染性。
1、細菌性傳播: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可能通過無保護性行為傳播病原體,常見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淋球菌、衣原體。患者需避免性接觸直至完成抗生素治療,伴侶需同步檢查。
2、非傳染類型: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占病例90%以上,由前列腺充血、免疫異常或神經肌肉功能障礙導致。這類炎癥無病原體參與,日常共用餐具、握手等接觸均不會傳播。
3、性行為防護:
存在尿道分泌物時建議使用避孕套,可降低細菌傳播風險。治療后需復查前列腺液培養,確認病原體清除前應保持防護措施。
4、母嬰傳播:
經陰道分娩時,母親若患淋病性前列腺炎可能使新生兒感染眼炎。妊娠期發現泌尿感染需及時治療,新生兒需接受硝酸銀滴眼預防。
5、誤傳途徑:
汗液、唾液、游泳池等非傳播媒介不會攜帶前列腺病原體。共用馬桶、衣物清洗等日常接觸無需特殊消毒處理。
保持規律排尿習慣有助于緩解前列腺充血,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可降低尿路感染風險。建議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避免長時間騎行壓迫會陰。飲食注意限制酒精及辛辣刺激,適量補充南瓜籽、西紅柿等含鋅及茄紅素食物。出現尿頻尿急癥狀持續一周以上需泌尿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