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消瘦可通過高蛋白飲食、全營養配方食品、易消化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少食多餐等方式改善營養狀況,通常與消化功能減退、慢性消耗性疾病、牙齒缺損、代謝率下降、食欲減退等因素有關。
1、高蛋白飲食:
優質蛋白質能快速修復機體組織,推薦每日攝入雞蛋、魚肉、豆腐等易吸收蛋白源。魚肉富含ω-3脂肪酸可改善炎癥狀態,豆腐含大豆異黃酮有助于維持肌肉量,蒸蛋羹質地柔軟適合咀嚼困難者。蛋白質攝入量需達到每公斤體重1.2-1.5克。
2、全營養配方: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如安素、能全素、瑞代等可提供均衡營養,每100毫升含1-1.5千卡熱量,適合消化吸收功能障礙者。這類產品含乳清蛋白、麥芽糊精、復合維生素等成分,建議作為加餐每日補充2-3次,每次200-250毫升。
3、碳水選擇:
選擇低GI值的燕麥粥、小米粥、山藥等緩釋型碳水化合物,搭配堅果粉增加能量密度。紅薯提供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香蕉含鉀離子預防電解質紊亂。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50%-60%,避免精制糖造成血糖波動。
4、微量補充:
復合維生素制劑如善存、21金維他可彌補飲食不足,重點關注維生素D3400-800IU/日和維生素B122.4μg/日的補充。鈣劑選擇檸檬酸鈣或乳酸鈣,鐵劑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鋅元素對味覺恢復有幫助。
5、進食策略:
采用每日5-6餐制,早餐占總熱量20%,上午下午各加餐1次。正餐前1小時飲用30毫升開胃湯,餐間補充酸奶或奶酪制品。食物制作采用燉、煮、蒸等烹飪方式,肉類切碎或打成肉泥,蔬菜選擇嫩葉部分。
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或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促進食欲,臥室保持22-24℃舒適溫度減少能量消耗。定期監測體重、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種類,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蛋白質攝入量。持續體重下降超過5%需就醫排查腫瘤、甲亢等消耗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