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脫發可通過局部藥物治療、光療、毛發移植、免疫調節治療、心理疏導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毛囊炎、扁平苔蘚、外傷、紅斑狼瘡、硬皮病等因素引起。
早期瘢痕性脫發可嘗試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鹵米松、糠酸莫米松,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米諾地爾溶液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需持續使用3-6個月觀察效果。合并感染時需聯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
308nm準分子光或窄譜UVB光療可抑制局部免疫反應,每周2-3次,20次為一療程。點陣激光通過刺激膠原重塑改善瘢痕質地,需間隔1-2個月重復治療,通常需3-5次可見效。
穩定期患者可考慮毛發移植術,采用FUE或FUT技術移植后枕部毛囊。大面積瘢痕需先進行組織擴張器植入術,療程約3-6個月。術后需配合低能量激光治療促進毛囊存活。
紅斑狼瘡相關脫發需口服羥氯喹聯合小劑量潑尼松,硬皮病患者需使用青霉胺。扁平苔蘚患者可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同時監測肝功能變化。伴隨瘙癢時可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
急性期每周拍照記錄脫發范圍,穩定期每3個月評估一次。使用寬齒木梳減少牽拉,避免染燙等化學刺激。佩戴假發或遮陽帽可緩解心理壓力,必要時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干預。
日常需保持頭皮清潔但避免過度清洗,選擇pH5.5弱酸性洗發水。適當補充含鋅、鐵、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牡蠣、菠菜、全麥面包。溫和有氧運動如瑜伽、游泳有助于改善微循環。病程超過1年未控制或瘢痕持續擴大時,建議至皮膚科進行組織病理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