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完腎結石后疼痛緩解時間可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后觀察、藥物鎮(zhèn)痛、體位調整、水分攝入、復查監(jiān)測等方式治療。疼痛通常由碎石移動刺激、輸尿管痙攣、殘留結石梗阻、尿路感染、術后血尿等因素引起。
1、碎石移動:直徑小于6mm的結石碎片在排出過程中可能刺激輸尿管,引發(fā)間歇性絞痛。保持每日飲水2000-3000ml促進排泄,采用側臥位減少腎臟壓力,疼痛多在3-7天內隨結石排出逐漸消失。
2、輸尿管痙攣:碎石過程中機械刺激可能導致輸尿管平滑肌強烈收縮。可服用坦索羅辛擴張輸尿管,配合雙氯芬酸鈉栓劑鎮(zhèn)痛,熱敷腰背部緩解肌肉緊張,痙攣性疼痛通常在48小時內明顯減輕。
3、殘留結石梗阻:較大碎石塊可能卡壓在輸尿管狹窄處。這種情況需進行超聲復查確認梗阻位置,必要時行輸尿管鏡取石術。梗阻引起的持續(xù)性脹痛往往需要醫(yī)療干預才能解除,完全緩解需1-2周。
4、尿路感染:碎石操作可能造成黏膜損傷繼發(fā)感染。表現為發(fā)熱伴排尿灼痛,尿常規(guī)可見白細胞升高。口服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療,配合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感染控制后疼痛可在5-7天消退。
5、術后血尿:碎石后腎實質微小損傷導致血尿刺激。肉眼血尿一般持續(xù)1-3天,期間需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血紅蛋白穩(wěn)定后隱痛自然緩解。
術后恢復期需保持低鈉飲食,限制菠菜、豆制品等高草酸食物攝入,每日進行散步促進結石排出。出現持續(xù)高熱、尿量銳減或劇烈疼痛超過72小時不緩解時,需立即返院復查泌尿系CT,排除嚴重并發(fā)癥可能。定期監(jiān)測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確保碎石完全排出且無遠期尿路梗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