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可通過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通常與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因素有關。
1、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是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基石,阿托伐他汀能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瑞舒伐他汀可延緩動脈斑塊進展,辛伐他汀適用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這類藥物需長期規律服用,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2、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腸溶片劑可減少胃腸道刺激。氯吡格雷多用于支架術后患者或阿司匹林不耐受者,替格瑞洛適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服藥期間需觀察出血傾向。
3、降壓藥物:合并高血壓患者需使用氨氯地平控制血管痙攣,厄貝沙坦可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血壓應維持在130/80mmHg以下,冬季需加強監測避免波動過大。
4、降糖藥物:二甲雙胍能改善胰島素抵抗,恩格列凈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同時防范低血糖風險。
5、其他輔助用藥:普羅布考可抗氧化穩定斑塊,依折麥布用于他汀不耐受者的聯合治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聯合使用三種以上藥物。
日常需采取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戒煙限酒并保持BMI<24,定期進行頸動脈超聲等血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