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負重種植可通過術前評估、種植體植入、臨時修復體安裝、骨結合觀察、永久修復體更換等步驟完成。該技術通常由牙槽骨條件良好、咬合關系穩定、全身健康狀況允許等因素決定適用性。
通過口腔CT掃描評估牙槽骨高度、寬度及密度,排除嚴重骨質疏松或急性感染。咬合分析確定臨時修復體設計,全身檢查確認無未控制的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術前3天開始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減少口腔菌群。
在局部麻醉下切開牙齦翻瓣,采用逐級擴孔鉆預備種植窩,植入具有初級穩定性的種植體。扭矩值需達到35Ncm以上,即刻負重種植多選擇錐形螺紋設計或短種植體。術中同步采集印模用于制作臨時修復體。
術后24小時內安裝丙烯酸樹脂臨時牙冠,采用螺絲固位避免粘接劑影響愈合。調整咬合至輕接觸狀態,避免功能性負載超過200μm位移。臨時修復體需維持4-6個月,期間每2周復查咬合情況。
通過共振頻率分析儀定期檢測ISQ值,理想范圍應維持在65以上。術后3個月拍攝錐形束CT評估骨整合進度,出現種植體周圍透射影需立即卸載。配合低強度激光治療可促進成骨細胞活性。
待ISQ值穩定在70以上時更換氧化鋯全瓷冠,采用個性化基臺實現穿齦輪廓優化。修復體邊緣應位于齦下0.5-1mm,鄰接接觸點松緊度用8μm咬合紙測試。每年需進行專業維護清潔。
術后建議每日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周圍,避免咀嚼硬糖或冰塊等硬物。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3促進骨代謝,推薦游泳或快走等低沖擊運動。吸煙患者需嚴格戒煙3個月以上,夜間佩戴咬合墊減少磨牙癥影響。出現種植體松動或持續疼痛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