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黃霉素片適用于治療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等淺部真菌病,對甲癬療效較差。
灰黃霉素通過抑制真菌微管蛋白合成干擾有絲分裂,對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等引起的頭癬具有顯著療效。用藥期間需配合剃發(fā)、局部抗真菌藥膏涂抹,療程通常持續(xù)4-6周。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胃腸道不適,兒童用藥需根據(jù)體重調(diào)整劑量。
該藥對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引起的體癬、股癬有效。成人每日口服500mg,需連續(xù)用藥2-4周直至皮損消退。治療期間應保持患處干燥清潔,避免穿緊身衣物。肝功能異常者需定期監(jiān)測轉(zhuǎn)氨酶水平。
針對角化型手足癬,灰黃霉素需聯(lián)合水楊酸軟膏使用以增強藥物滲透。每日劑量分2-3次服用,療程較其他淺表真菌病更長,可能需要6-8周。足癬患者需同步消毒鞋襪,防止交叉感染。
由于藥物難以穿透甲板,灰黃霉素治療甲癬有效率不足30%?,F(xiàn)多被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新型抗真菌藥替代。若使用需持續(xù)用藥3-6個月,可能引起光敏反應,用藥期間需防曬。
灰黃霉素會降低口服避孕藥效果,與華法林合用可能增強抗凝作用。巴比妥類藥物可加速其代謝,飲酒可能誘發(fā)雙硫侖樣反應。妊娠期禁用,哺乳期婦女用藥需暫停母乳喂養(yǎng)。
治療期間建議增加高蛋白飲食如雞蛋、魚肉促進角質(zhì)層修復,補充B族維生素改善皮膚代謝。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規(guī)律作息增強免疫力。用藥后若出現(xiàn)皮疹、黃疸等過敏或肝毒性癥狀需立即就醫(yī)。真菌感染易復發(fā),治愈后仍需維持局部用藥2周鞏固療效,定期復查真菌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