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悶可通過耳鏡檢查、聽力測試、鼻咽部檢查、影像學檢查、平衡功能評估等方式明確病因。該癥狀可能由耵聹栓塞、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炎、鼻咽部占位性病變、梅尼埃病等因素引起。
1、耳鏡檢查:通過耳鏡觀察外耳道及鼓膜情況,可發現耵聹栓塞、鼓膜穿孔或中耳積液。耵聹栓塞需由醫生專業清理,中耳炎需配合抗生素治療。檢查過程無創,是耳悶的首選篩查手段。
2、聽力測試:純音測聽和聲導抗測試可評估傳導性或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咽鼓管功能障礙常表現為低頻傳導性聾,梅尼埃病多伴高頻聽力下降。測試結果有助于鑒別耳蝸與前庭病變。
3、鼻咽部檢查:鼻內鏡可觀察鼻咽部結構,排除鼻咽癌等占位病變。該病可能與EB病毒感染、遺傳因素有關,常表現為回吸性血涕、頸部淋巴結腫大。早期發現需活檢確診。
4、顳骨CT:對疑似膽脂瘤、聽神經瘤等骨質病變具有診斷價值。聽神經瘤多起源于前庭神經鞘,可能伴隨耳鳴、步態不穩。薄層CT能清晰顯示內聽道及中耳結構。
5、前庭功能檢查:眼震電圖和冷熱試驗可評估半規管功能。梅尼埃病發作期可見水平眼震,耳石癥可通過變位試驗誘發典型眼震。檢查需在專業眩暈診療中心進行。
日常建議減少耳機使用時間,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時佩戴耳塞防止進水,乘坐飛機可咀嚼口香糖促進咽鼓管開放。突發耳悶伴眩暈或聽力驟降需立即就診,排除突發性耳聾等急癥。均衡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適當進行頸部放松運動改善耳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