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所有藥物都是存在或輕或重副作用的。醫學研究發現,許多藥物在長期服用時,能阻礙人體對某些營養素的吸收、合成、代謝、排泄過程,引起營養不良。因此,長期服藥者須當心藥物性營養不良。
如瀉劑、石臘油能增加腸蠕動而使腸內食物排泄加快,不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長期口服避孕藥會使人體葉酸吸收率降低50%,維生素B2、B6、C的破壞量增加。抗酸藥、含鞣酸的藥物長期服用能使鐵鹽沉淀,阻礙鐵的吸收,引起缺鐵性貧血。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等,會使血鉀下降,并對抗維生素D,增加鈣、磷的排泄。長期過量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可抑制腸道正常菌群,減少由腸道菌合成的維生素K及B族維生素的合成,影響了維生素的合成、吸收和磷酸化,導致神經營養和代謝障礙。阿司匹林、巴比妥類可增加維生素在尿中排泄。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藥物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長期過量攝入一種維生素,也會引起另一種維生素缺乏,反而可成為營養不良的致病因素。
預防藥物性營養不良,關鍵是合理選用藥物,避免濫用,切勿長期大劑量使用一種藥物,若病情需要時,應針對可能缺少的營養素調配好飲食,必要時服用相應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劑,用藥后若出現與原發病無關的癥狀,應考慮到藥物性營養不良的可能,及時去醫院診治。
學習正確服藥方式,避免藥物服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營養不良,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