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可通過社交活動、規律作息、心理調適、適度運動、定期體檢等方式預防焦慮。焦慮通常由孤獨感、慢性疾病、腦功能退化、藥物副作用、生活變故等因素引起。
保持每周至少三次親友聚會或社區活動,參與興趣小組如書法班、合唱團等。缺乏社交易導致孤獨感加劇,可通過養寵物、視頻通話子女等方式彌補。
固定每天7-8小時睡眠時段,午休不超過30分鐘。避免睡前飲用濃茶咖啡,臥室使用遮光窗簾。晝夜節律紊亂會升高皮質醇水平,誘發焦慮情緒。
學習正念冥想或呼吸訓練,每天練習10分鐘。記錄情緒日記識別焦慮誘因,對非理性擔憂進行認知重構。重大生活變故后建議接受專業心理咨詢。
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低沖擊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運動促進內啡肽分泌,改善海馬體功能。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強度為宜。
每半年檢測甲狀腺功能、血糖血脂指標。慢性疼痛患者需排查骨關節炎,糖尿病患者注意神經病變。藥物性焦慮常見于β受體阻滯劑、激素類藥物使用人群。
日常飲食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補充維生素B族和鎂元素。避免高脂高糖飲食誘發血糖波動,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水中運動。出現持續心悸、失眠癥狀需及時心理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