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上有個洞可通過窩溝封閉術、復合樹脂填充、銀汞合金填充、嵌體修復、根管治療等方式治療。牙洞通常由齲齒、牙釉質發育不良、酸性飲食、口腔衛生不良、牙本質敏感等原因引起。
1、窩溝封閉術:
適用于早期淺齲或窩溝較深的牙齒。通過流動樹脂材料封閉牙齒溝隙,阻止細菌和食物殘渣堆積。操作無痛且無需磨除健康牙體組織,兒童恒磨牙和成人深窩溝牙適用率高。
2、復合樹脂填充:
針對中小型齲洞的主流治療方法。采用與牙色相近的光固化樹脂材料,分層充填后拋光成型。相比銀汞合金更美觀,但需嚴格隔濕操作,適用于前牙和可見部位的修復。
3、銀汞合金填充:
傳統后牙修復方式,由銀、錫、銅等金屬與汞混合固化而成。耐磨性強且操作簡便,但存在色澤不佳和導熱性問題。隨著復合樹脂性能提升,目前多用于經濟受限或隱蔽部位修復。
4、嵌體修復:
解決大面積牙體缺損的方案。通過數字化掃描或取模制作個性化瓷嵌體,用粘接劑固定在預備好的窩洞內。相比直接充填更精確耐用,但需兩次就診且費用較高。
5、根管治療:
齲壞波及牙髓時的終極保存方案。徹底清除感染牙髓后,用牙膠尖和糊劑嚴密充填根管,最后冠修復保護患牙。治療周期約2-3次,成功率可達90%以上。
日常需控制甜食攝入頻率,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和涂氟。出現冷熱刺激痛或自發痛需立即就診,避免齲損發展為牙髓炎。咀嚼過硬食物可能導致充填體脫落,修復后建議定期進行咬合檢查。牙線清潔鄰接面能預防繼發齲,含氟漱口水可增強釉質抗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