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脂肪粒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脂肪粒是口腔黏膜下的小囊腫,通常由局部脂肪組織堆積或輕微創傷引起,屬于良性病變。
1、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脂肪粒:
口腔脂肪粒常見于唇部、頰黏膜等部位,表現為白色或淡黃色小顆粒,觸感柔軟。這類脂肪粒多因局部摩擦、咬傷或飲食習慣導致黏膜下脂肪組織異常堆積。生理性脂肪粒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反復刺激后,1-2周內可自行消退。日常注意減少辛辣食物攝入,避免用牙簽等尖銳物品挑破,以防繼發感染。
2、病理性因素需警惕:
若脂肪粒持續增大超過3周或伴隨紅腫疼痛,可能與慢性炎癥、腺體堵塞或代謝異常有關。病理性脂肪粒需通過口腔科檢查排除黏液囊腫、皮脂腺異位癥等疾病。臨床可采取局部消毒后穿刺引流,或使用激光消融治療。反復發作的患者需排查是否存在維生素A缺乏、內分泌紊亂等全身因素。
日常護理建議選擇軟毛牙刷輕柔清潔口腔,飯后用淡鹽水漱口減少細菌滋生;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B2的牛奶、雞蛋及深綠色蔬菜,避免過硬或過燙食物刺激黏膜。若自愈期間出現明顯不適或病灶擴散,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