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外傷可通過冰敷消腫、觀察癥狀、清潔傷口、避免劇烈活動、及時就醫等方式處理。頭部外傷通常由撞擊硬物、高空墜落、運動損傷、交通事故、暴力打擊等原因引起。
1、冰敷消腫:
受傷后24小時內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腫脹處,每次15-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少出血,緩解疼痛和腫脹。注意避免凍傷,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隔開皮膚。
2、觀察癥狀:
密切監測24小時內的意識狀態,若出現持續頭痛、嘔吐、嗜睡、視物模糊、肢體無力需立即就醫。這些癥狀可能提示腦震蕩、顱內出血等嚴重情況,兒童和老年人需特別警惕。
3、清潔傷口:
用生理鹽水沖洗表淺傷口,清除沙石等異物。小傷口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大傷口需到醫院清創縫合。注意檢查傷口深度,頭皮血管豐富易大量出血。
4、避免劇烈活動:
受傷后72小時內禁止跑步、跳躍等運動,避免加重顱內水腫。睡眠時墊高頭部15-30度,減少頭部充血。恢復期應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
5、及時就醫:
當出現意識喪失、抽搐、耳鼻流血、瞳孔不等大等危險體征時,需立即呼叫急救。嚴重顱腦損傷可能需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或去骨瓣減壓術等神經外科手術。
恢復期保持環境安靜,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適量補充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等食物。兩周內避免足球、拳擊等對抗性運動,可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活動。定期復查頭顱CT觀察恢復情況,長期頭痛者可嘗試經顱磁刺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