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術前需完成視力檢查、角膜地形圖、眼壓測量、角膜厚度檢測、散瞳驗光等五項核心評估。
1、視力檢查:通過標準對數視力表測定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評估屈光不正程度。手術要求近視≤1200度、散光≤600度,遠視≤600度。需排除弱視或視功能異常,部分患者需補充對比敏感度測試。
2、角膜地形圖:采用Placido盤或Scheimpflug成像技術分析角膜前表面曲率,篩查圓錐角膜風險。正常角膜中央曲率在39-48D之間,排除局部隆起、不對稱散光等異常形態。數據異常者需間隔3個月復查確認穩定性。
3、眼壓測量:使用非接觸式眼壓計或Goldmann壓平眼壓計,正常范圍為10-21mmHg。青光眼患者需額外進行視野檢查,眼壓過高可能增加術后角膜瓣移位風險。
4、角膜厚度檢測:超聲角膜測厚儀測量中央角膜厚度,全激光手術要求≥480微米,LASIK術后基質層需保留≥280微米。角膜過薄者需考慮表層切削術式。
5、散瞳驗光: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檢影驗光,排除調節痙攣導致的假性近視。需與主覺驗光結果比對,差異>0.5D需重新驗光確認。
術前需停戴隱形眼鏡軟鏡1周、硬鏡3周,避免眼部化妝。術后恢復期建議補充葉黃素、維生素A,選擇羽毛球、游泳等非對抗性運動,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潔眼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