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可通過解熱鎮痛藥、抗組胺藥、鎮咳祛痰藥、抗生素、抗病毒藥等方式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環境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藥物可緩解發熱和咽痛癥狀。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體溫閾值,同時阻斷痛覺神經傳導。體溫超過38.5℃或伴有明顯頭痛時可短期使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
2、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適用于過敏性鼻炎引發的鼻塞流涕。組胺H1受體拮抗劑能減輕黏膜水腫,改善打噴嚏癥狀。合并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謹慎使用,服藥后可能出現嗜睡等不良反應。
3、鎮咳祛痰藥: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樞,適用于干咳癥狀;氨溴索促進支氣管纖毛運動,幫助稀釋痰液。中樞性鎮咳藥禁用于痰多患者,祛痰藥物需配合足量飲水以增強效果。
4、抗生素:阿莫西林、頭孢克洛針對細菌性扁桃體炎等繼發感染。β-內酰胺類抗生素需完成規定療程,濫用可能導致耐藥性。用藥前應評估青霉素過敏史,治療3天無效需考慮病原體耐藥可能。
5、抗病毒藥:奧司他韋對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發病48小時內使用可縮短病程。金剛烷胺僅對甲型流感有效,常見副作用包括頭暈和胃腸道反應。病毒性感染早期使用能降低并發癥風險。
日常飲食宜選擇百合銀耳羹、雪梨蜂蜜水等潤肺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加重黏膜充血。保持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增強呼吸道防御能力。居室濕度維持在50%-60%,定期開窗通風減少病原體濃度。出現持續高熱、呼吸急促、血痰等嚴重癥狀需立即就醫,嬰幼兒及老年人更需警惕肺炎等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