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流鼻涕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抗組胺藥物、減充血劑、祛痰藥物、抗病毒藥物等方式緩解。該癥狀可能由過敏性鼻炎、普通感冒、鼻竇炎、環(huán)境刺激、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
1、生理沖洗:過敏性鼻炎或感冒初期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沖洗黏膜,減少分泌物黏附。每日3-4次配合擤鼻,能緩解鼻黏膜水腫。兒童建議使用專用洗鼻器,水溫保持37℃為宜。
2、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阻斷組胺受體,改善過敏性鼻炎導(dǎo)致的清水樣鼻涕。嗜睡副作用較輕,連續(xù)使用不超過14天。哺乳期慎用苯海拉明。
3、減充血劑:鹽酸偽麻黃堿能收縮鼻甲血管,快速緩解鼻塞癥狀。羥甲唑啉鼻噴劑限用3-5天,避免反跳性充血。高血壓患者禁用含麻黃堿類復(fù)方制劑。
4、黏液調(diào)節(jié)劑:乙酰半胱氨酸顆粒可分解黏蛋白二硫鍵,稀釋黃膿鼻涕。慢性鼻竇炎患者聯(lián)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纖毛擺動排出分泌物。用藥期間需多飲水。
5、抗病毒治療:奧司他韋適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發(fā)病48小時內(nèi)服用效果最佳。合并細(xì)菌感染時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療程7-10天。
日常增加維生素C攝入,食用洋蔥、獼猴桃等富含槲皮素的食物。蒸汽吸入配合迎香穴按摩,臥室濕度保持在50%-60%。癥狀持續(xù)超過10天或出現(xiàn)黃綠色膿涕、面部脹痛時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鼻息肉或真菌性鼻竇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