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賴癥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疾病,主要表現為對酒精的強烈渴求、控制飲酒能力下降、戒斷反應及耐受性增加。
長期飲酒導致大腦獎賞系統功能異常,多巴胺分泌紊亂形成生理依賴。典型表現為晨起飲酒緩解手抖,日常頻繁出現對酒精的強烈渴望,停止飲酒后6-24小時可能出現心悸出汗等戒斷癥狀。
通過飲酒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形成心理依賴,與γ-氨基丁酸受體功能改變有關。患者常將飲酒作為應對壓力的主要方式,伴隨社交退縮、情緒波動增大等表現,戒斷后易出現煩躁不安等心理癥狀。
長期飲酒者需不斷增加飲酒量才能達到原有效果,與肝臟代謝酶活性增高及神經元適應性改變相關。患者飲酒量可能達到常人2-3倍仍無醉意,這種耐受性改變會加速器官損傷進程。
可能與酒精性肝病、韋尼克腦病等器質性疾病有關,通常表現為肝功能異常、共濟失調等癥狀。長期飲酒導致硫胺素缺乏可引發記憶障礙,肝臟病理檢查可見脂肪變性或纖維化改變。
與家庭關系破裂、職業能力下降等社會因素相關,常伴隨隱瞞飲酒行為等表現。患者可能出現曠工、財務糾紛等問題,嚴重時發展為酒精性癡呆等不可逆損害。
建議控制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25克,優先選擇低度酒并搭配高蛋白飲食,每周保持3次以上有氧運動。出現戒斷癥狀需及時就醫,苯二氮卓類藥物可用于控制震顫,納曲酮可輔助降低渴求感。長期康復需結合認知行為治療,建立健康社交支持系統替代飲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