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羊水栓塞之后,應及時進行抗過敏、吸氧、抗休克以及解除肺動脈高壓的治療。臨床上用于解除肺動脈高壓的藥物包括阿托品、氨茶堿、罌粟堿、酚妥拉明等,地塞米松則用于抗過敏治療。
羊水栓塞是一種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它是由于被污染的羊水進入母體的血液循環引起的。羊水栓塞起病急,病情嚴重,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導致產婦死亡,一旦發生應立即搶救。那么,羊水栓塞用什么藥呢?
一、羊水栓塞用什么藥
發生羊水栓塞,應進行吸氧、抗過敏、抗休克、解除肺動脈高壓等治療。羊水栓塞所使用的藥物包括阿托品、氨茶堿、罌粟堿、酚妥拉明、地塞米松等等。其中阿托品有解除肺血管痙攣的作用,還可以抑制支氣管的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環,它的使用劑量為0.5-1毫克,通過靜脈注射,一般10-15分鐘使用一次,直到癥狀好轉。
氨茶堿除了有解除肺血管痙攣的作用外,還有利尿和擴張冠狀動脈、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等作用,通過靜脈注射。罌粟堿對于冠狀血管以及腦、肺血管都有擴張作用,可解除肺動脈高壓。酚妥拉明同樣有解除肺血管痙攣的作用。地塞米松主要是用于抗過敏治療。
二、患有羊水栓塞的原因
1.胎盤破裂
這是發生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胎盤一旦發生破裂,羊膜也會隨之破裂,導致羊水流出,如果此時宮縮未加劇,羊水可隨著循環進入母體,引起羊水栓塞。
2.宮腔壓力加大
女性在生產時,子宮內壓力會發生變化,如果宮腔或陰道中的壓力較大,很容易將羊水壓迫至血管內,從而引發羊水栓塞。而且還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十分危險。
3.子宮血管破裂
正常來說,女性子宮內的壓力和狀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一般不會出現羊水栓塞。但如果子宮比較脆弱,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受到生產的刺激,很可能發生子宮血管破裂的現象,從而使羊水順著循環流入血液中,引起羊水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