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久久久国产这里有的是精品,911国产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首頁 > 專題詳情

2023年創新藥最新消息

51篇文章

0人瀏覽

創新藥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于仿制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用途。

目前,我國醫藥行業迅猛發展,加速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邁進。經過幾十年的攀爬,我國創新藥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創新藥物研究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國家(2006-2020)的中長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專門有“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目的是創制一批對重大疾病具有較好治療作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藥物,降低對國外新藥的依賴。

【全文】

創新藥

1 創新藥合規發展迎來利好!國內多地市監局發布醫藥廣告發布指引

近日,北京市監局發布《北京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特殊醫學配方食品廣告合規指引》,首次明確原則上不屬于“三品一械”廣告,需審慎界定的幾類情形,特別是創新藥研發過程中的臨床試驗受試患者的招募廣告,做出了更加開放包容的規定。與此同時,深圳、上海等地也先后發布了藥品廣告的要求指南,都針對“不認定為藥品廣告”的幾類場景進行了相關說明。多地政策的推出,為創新藥行業的應用推廣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環境,同時也為創新藥行業的合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北京市監局發布《北京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特殊醫學配方食品廣告合規指引》,首次清晰界定“三品一械”的廣告邊界。條文明確指出,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進行的產品介紹、與“三品一械”相關的健康科普知識以及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服務的推廣應用均不屬于“三品一械”廣告。《指引》中放寬了對“三品一械”相關健康科普知識的廣告要求,僅對提供購買鏈接的圖文音頻宣傳、標題、布景等直播間展示、規定時段版面的產品廣告作出“三品一械”廣告上的認定。

值得創新藥行業重點關注的是,該指引首次回應了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在推廣應用中的疑點和難題,將醫務人員診療過程中所提供的建議信息、互聯網信息服務者在醫生專業平臺上推送的產品說明或實驗數據、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發布的藥物臨床試驗受試患者招募廣告(信息)列入了不屬于“三品一械”廣告的范疇,這將有助于促進創新藥行業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上海市廣告協會在2023年1月發布的《數字廣告第6部分:搜索廣告發布要求》指出,“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后發布的患者招募廣告屬于臨床試驗研究方案,而醫務人員在互聯網醫療平臺提供的咨詢內容則屬于正當診療建議,以上情形均不應認定為藥品廣告”,這也是上海地區首次針對創新藥患者招募信息不認定為藥品廣告,為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22年印發的《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合規指引》是最早提出藥品廣告與信息的界定規則,相關條文規定,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對“三品一械”產品名稱、價格、成份、規格、上市許可持有人及其地址、生產企業及其地址、批準文號、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信息進行客觀描述的,不認定為“三品一械”廣告的行業規范。

隨著中國創新藥行業逐漸進入規范化運行,北京市監局此次合規指引的頒布再一次對創新藥的研發、推廣與應用釋放出利好信號。在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將相關場景中的健康科普知識列入原則上不屬于“三品一械”廣告的標準范圍,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自我健康保障的合理認知,提升制藥企業的合規推廣信心,促進更多優質創新藥物進行成果的市場化轉化。另一方面,《指引》堅守審慎界定的道德底線,則有利于規范創新藥信息的安全傳播,在保障患者知情權的基礎上,推動創新藥行業的規范化與現代化發展。

閱讀全文

2 創新藥銷售額天花板有多高?全球頂流創新藥銷售峰值背后的秘密

一款創新藥的銷售額天花板,究竟能有多高?212.37億美元,約等于1462億人民幣。這是藥王修美樂2022年的銷售額。自2012年以來,修美樂已連續十年問鼎全球“藥王”(剔除新冠疫苗),上市至今全球累計銷售額2139.2億美元,約等于1.47萬億人民幣。

這是創新藥的巔峰了嗎?未必。全球大藥企紛紛披露2022年財報,全球暢銷藥TOP10榜單也隨之出爐。

隱藏在這些巨額數字之下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過去十年,在創新藥價格不斷走高、生物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頂流藥物一再突破著自己的天花板。一款成功的創新藥,前途無量。

全球暢銷藥TOP10的入圍門檻也隨之飆升,從2012年的53.18億美元提高到2022年的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接近翻倍。

對于后來者而言,高達百億美元的入圍門檻意味著,想要成為創新藥頂流變得越來越難。

不過,藥企也不必為此感到沮喪。門檻雖在提高,但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PROTAC、基因編輯、IPS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

創新無止境,或許在這些新技術中,就藏著一個能夠躍龍門的捷徑。

96.47億美元,TOP10門檻十年翻倍

Keytruda(K藥)和修美樂,誰會是2022年新藥王?隨著全球各大藥企紛紛披露財報,最終答案已經出爐。

剔除新冠疫苗,2022年的藥王依然是修美樂,其全年銷售額達212.37億美元。此前不少人頗為看好的K藥,2022年銷售額209.37億美元,以3億美元的微小差距與藥王之位擦身而過。

沒錯,藥王的門檻又又又提高了,銷售額不到200億美元,藥王候選人的位子都沒得坐。

不止是登頂藥王的門檻在提高,全球暢銷藥TOP10的上榜門檻,近些年來也在不斷狂飆。

2022年全球暢銷藥排名第10的藥物,是再生元的眼科藥物Eylea,其銷售額為96.47億美元。也就是說,未來一款藥物想要進入暢銷藥TOP10,銷售額起碼要達到97億美元。

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如果將時間往前拉十年,回到2012年,彼時96.47億美元的銷售額,足以讓Eylea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上超越修美樂,登頂2012年的藥王之位。

2012年,進入全球暢銷藥TOP10只需要53.18億美元,十年后的今天,這一門檻漲至96.47億美元,漲幅達81.4%。

你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新冠藥物的影響,畢竟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和新冠疫苗,以及Moderna的新冠疫苗,在全球藥物銷售額TOP10榜單上占據了三個名額。后續隨著新冠紅利消失,這幾款新冠產品跌落暢銷藥TOP榜,門檻自然會下移。

Too young, too simple。即便是將新冠產品剔除,進入全球TOP10的門檻,仍然高達84.65億美元。并且,根據投資機構Genesys Capital合伙人Paras Sharma預測,暢銷藥銷售門檻抬高這個趨勢,會在未來的幾年中繼續延續下去。

那么,問題來了,發生了什么,使得為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的門檻越來越高?

跑贏通脹,創新藥價格不斷飆升

不斷飆升的創新藥價,絕對是推高全球暢銷藥TOP10門檻的“幕后黑手”之一。

尤其是在暢銷藥的主力戰場美國,創新藥的價格不斷升高,速度遠超通貨膨脹。如下圖所示,2021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暢銷藥價格五年來平均漲價44%,是通貨膨脹的3.1倍。

并且,漲價的不僅是這些暢銷藥。根據《美國醫學會雜志》一份研究報告,從2008年到2021年,新藥的上市價格每年以20%的速度呈指數增長,2020-2021年47%的新藥初始定價在每年15萬美元以上。

不斷走高的藥價,意味著藥企不再需要那么多患者,也能拿到高收入。

舉個例子,當下美國腫瘤新藥每年的治療費用幾乎都超過10萬美元。這意味著,只需一萬名患者,就可以使得一款腫瘤藥物,輕松邁過重磅炸彈藥物10億美元的銷售門檻。

而美國又是創新藥的主要買單者,比如K藥。2022年,K藥209.37億美元的收入中60%由美國市場貢獻;修美樂更是如此,212.37億美元收入中87.67%由美國市場貢獻。所以,美國藥價的不斷走高,直接助推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升高。

那么,為什么這些藥物在美國的售價會越來越貴呢?這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決定的。

首先,藥物的研發成本居高不下。創新藥領域一直有著“雙十定律”,10年、10億美元,但如今,創新藥研發的成本早已不止10億美元。根據德勤的研究報告,2022年候選藥物從發現階段一直推向市場的成本達到23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2.98億美元。

其次,早些年全球暢銷藥多為慢性病治療藥,但如今上榜的一些藥物具有救命的性質。所以,即便它們定價高昂,仍然會有不少患者為其買單。

除此之外,美國的制度也是推高藥價的一個外因。自由定價制度和專利保護法是美國創新藥維持高價的支撐。

在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下,美國藥價自然不斷走高,全球暢銷藥物的門檻也隨之提高。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適應癥不斷擴大

持續走高的藥價,并不是抬高全球暢銷藥門檻的唯一因素。不斷擴大的藥物適應癥,也在不斷推高著全球暢銷藥的門檻。

這也不難理解,藥物適應癥越多對應的患者群體也就越大,帶來的收入也會越高。

讓我們再次將時間拉回到10年前。2012年,全球前十的暢銷藥物中,僅有修美樂、英夫利西單抗、貝伐珠單抗三款產品,擁有3個以上的適應癥,其他的藥物適應癥幾乎都還只是針對一種常見病、慢性病。

而今天,這些暢銷藥的適應癥不斷擴張,沒有最多,只有更多。藥王修美樂在全球范圍內獲批的適應癥高達17個,下一任藥王K藥在美國獲批適應癥多達34個。

這些藥物之所以能將適應癥不斷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藥企對藥物認知的提升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進步。

眾所周知,人體內許多細胞功能并不是通過某一靶點獨立完成的,而是由許多靶點、信號通路相互配合,形成復雜的通路乃至網絡完成。同一個靶點有時也會兼具多種功能,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

過去,我們對許多靶點背后的復雜機制、藥物的工作機理不甚了解,在臨床前模型對復雜藥物的預測能力有限。這就導致,過去藥物的研發有一定碰運氣的成分。

比如輝瑞的西地那非,80年代原本是被研發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結果療效不佳,但機緣巧合之下發現它的“副作用”,于是西地那非意外成了壯陽藥。那個年代,并非所有藥物研發都有這樣的運氣。

但在近些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們對藥物、疾病、蛋白質靶點和信號通路的了解越來越清晰,藥物的研發策略也從簡單的偶然觀察,發展為更復雜的計算方法。這使得我們有可能找到更多藥物,并讓這些藥物有機會盡可能廣泛的發揮其作用。

當然,藥物適應癥擴張也離不開藥企的真金白銀。就拿K藥來說。默沙東為了拓展K藥的適應癥,開啟了地毯式轟炸。即便已經有30多項適應癥獲批,默沙東仍然開展了上千項臨床試驗,尋找K藥的更多可能性。

簡單概括,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的提高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發展。

越來越高的全球暢銷藥排行榜門檻,讓我們看到一款成功的創新藥天花板之高,也把壓力給到了一眾藥企。后來者想要上榜變得越來越困難,但這并不意味著藥企沒有機會。

任何時候,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當下創新藥領域基因編輯、IPSC、PROTAC等新技術層出不窮。在這個新舊技術輪換的時間點,如果能成功抓住機會,那么在全球暢銷藥排行榜留下自己的名字,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看起來很難,但夢想總還是要有的。

閱讀全文

3 安徽生物醫藥創新產品獲批數持續增加,全年新增新藥申報25個

日前從省藥監局了解到,2022年安徽省生物醫藥創新產品申報和獲批數量持續增加。全年新增新藥申報25個,較2021年增長56%;新增各類注冊批件94個,是2021年的3倍。

生物醫藥產品申報數量再創新高。2022年全省1類創新藥申報13個,較2021年增長62%;新增仿制藥申報119個,較2021年增長167%,其中化學藥品3類仿制藥50個,較2021年增長177%。

生物醫藥產品獲批數量持續增加。安徽省1類創新藥2個,2類新藥1個,3類化學藥品8個,是2021年的3倍;新增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批準文號22個,較2021年增長57%;通過持有人變更轉入安徽省中藥、化學藥品品種59個。

安徽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注冊上市實現新突破?!翱山到馀蛎浿寡d”產品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實現安徽省納入國家創新特別審批程序器械產品零的突破,該產品也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耳鼻專用止血材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省內首次獲批準2款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注冊上市,緩解了市場供應不足的壓力,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治藥械的市場供應。

省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改兩為”部署要求,聚焦安徽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堵點難點,深入開展“藥械創新我來幫”“藥企政策我來答”活動,對創新藥械項目實施早期介入、專班服務、全程跟蹤,精準賦能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閱讀全文

4 2022-2023創新藥勢態如何?創新藥領域或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

回顧2022年,創新藥行業動作不斷,包括新政發布規范創新藥行業發展,資本趨于冷靜等,整體而言,創新藥行業仍是被看好的賽道。那么,2023年,創新藥領域將呈現出哪些發展趨勢呢?

其一,AI+制藥蘊藏機遇。回顧2022年,AI+制藥“熱潮”似乎已退卻,該領域的融資額不到2021年的一半,甚至有藥企傳出停掉部分管線的消息。但理性來看,在新藥研發成本逐年攀升的背景下,AI制藥仍被賦予厚望,這也使得一級市場上該領域的融資動態不斷,甚至有的企業融資金額高達數億美元。

在業內看來,2022年是我國AI+制藥領域回歸理性的一年,2023年則是開啟價值驗證的一年。新年伊始,英矽智能就傳出其頭個由AI發現針對全新靶點的抗特發性肺纖維化候選藥物取得1臨床試驗積極的頂線數據,進一步證明了AI計算結果對藥物研發實踐的指導意義。

隨著AI+制藥技術的不斷發展,資本的加碼,相關監管政策的逐漸成熟,業內預計AI+制藥將大有可為,未來有望助力藥企實現降本、降低研發風險以及提高研發效率的目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AI制藥市場規模已經超26億元,預計到2035年,這一市場將突破2000億元。

其二,核酸藥物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目前國內的核酸藥物處于早期階段,但因潛力巨大,備受資本的關注。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該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43起,涉及融資金額61億元,其中包括圓因生物、環碼生物等專注開發一線前沿創新的環形RNA療法的公司都有獲得超億元的融資。

核酸藥物主要分為小核酸藥物和mRNA兩大類,其中小核酸藥物有望涵蓋更豐富的適應癥,其潛在市場規模較為廣闊。有數據顯示,小核酸藥物全球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0.1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32.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17.8%,預計到2025年,全球小核酸藥物銷售額或超過100億美元。業內認為,從臨床需求和成本角度出發,可以預計國產核酸藥物行業未來空間可觀。

其三,核藥擁有發展機會與空間。隨著核藥研發火熱,國內該領域也備受投資者的關注,2022年包括紐瑞特醫療、福聯醫療、藥明博銳、晶核生物、禾泰健宇等均有獲得融資,融資金額從千萬元到億元不等。2022年5月,輻聯醫藥獲得近2.5億元融資后,又于當年11月宣布以2.45億美元收購Focus-X Therapeutics公司,強化以多肽為配體的核藥研發管線。這一動作足以見得核藥領域的發展空間不容小覷。

我國核藥行業起步晚,但發展快速,近年來包括一些Biotech公司以及傳統藥企都紛紛布局該賽道。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業內認為該領域的發展機會和空間也非常大。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已經逼近6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核藥市場將達到300億美元。

閱讀全文

推薦閱讀

國產首發新藥批量上市,下半年十大最受關注管線
國產首發新藥批量上市,下半年十大最受關注管線

創新藥上半年大起大落,充滿戲劇化的事件。下半年更刺激,國產首發新藥批量上市,挑戰跨國藥企的霸權,PD-1出海發起第二波沖刺撞線,下一代潛在大品種將驗證成藥性。近日,阿基米德Biotech遴選國產自研創新藥20條管線(不含license-in項目,初始順序隨機)

2023-06-19

# 創新藥

9470人瀏覽
百濟神州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新適應癥擬納入優先審評
百濟神州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新適應癥擬納入優先審評

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最新公示,百濟神州BTK抑制劑澤布替尼擬納入優先審評,擬定適應癥為:聯合奧妥珠單抗(新一代抗CD20單抗)用于既往接受過至少二線系統性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澤布替尼是一款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

2023-06-12

# 用藥

9562人瀏覽
國內首個靶向藥擬優先審評!瓴路藥業CD19靶向ADC申報上市
國內首個靶向藥擬優先審評!瓴路藥業CD19靶向ADC申報上市

6月8日,CDE官網顯示,瓴路藥業旗下注射用Loncastuximabtesirine擬納入優先審評,適用于治療二線或多線系統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年患者。Loncastuximabtesirine是一種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上市的靶向CD19的抗體偶

2023-06-12

9446人瀏覽
抗抑郁創新中藥進入臨床Ⅲ期研究,抑郁癥患者將獲得新療法
抗抑郁創新中藥進入臨床Ⅲ期研究,抑郁癥患者將獲得新療法

近日,國家中藥現代化(上海)創新中心公布了一則消息讓人振奮:經過長達10多年的研究和開發,國家中藥1類新藥——優欣定膠囊已正式進入Ⅲ期臨床研究。隨著此項創新藥臨床研究的推進,將打破抑郁癥臨床一線長期以來以化藥一統的格局,為抑郁癥患者帶來中藥干預病癥的新的解決方

2023-05-22

# 創新藥

9952人瀏覽
1類創新藥奧磷布韋片和澤貝妥單抗注射液我國獲批上市
1類創新藥奧磷布韋片和澤貝妥單抗注射液我國獲批上市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準南京圣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奧磷布韋片(商品名:圣諾迪)上市。該藥為我國自主研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適用于與鹽酸達拉他韋聯用,治療初治或干擾素經治的基因1、2、3、6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

2023-05-22 潑尼松

# 創新藥 # 作用

10532人瀏覽
華東醫藥公告:創新自研口服小分子GLP-1藥物美國IND獲批
華東醫藥公告:創新自研口服小分子GLP-1藥物美國IND獲批

5月15日晚間,華東醫藥披露公告稱,公司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HDM1002片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近日獲得美國FDA批準,同意其開展針對成人2型糖尿病的I期臨床試驗。公告顯示,HDM1002片是華東醫藥自主研發并擁有全球知識產權的創新型小分子藥物,

2023-05-16

# 創新藥 # 價格 # 作用

9932人瀏覽
FDA批準今年第15款新藥,法布里病患者將獲得新療法
FDA批準今年第15款新藥,法布里病患者將獲得新療法

ChiesiGlobalRareDiseases和ProtalixBioTherapeutics近日聯合宣布,美國FDA已經批準Elfabrio(pegunigalsidasealfa)上市,用于治療法布里?。‵abrydisease)成年患者。Elfabri

2023-05-15

# 療效

10092人瀏覽
首個治療阿爾茲海默激越藥物獲批上市,銷售額預計7億美元
首個治療阿爾茲海默激越藥物獲批上市,銷售額預計7億美元

2023年5月11日,FDA批準了大冢制藥和靈北的藥物Rexulti(brexpiprazole)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癡呆癥(AAD)相關的激越。早在2023年4月,FDA咨詢委員會以9比1的投票結果批準Rexulti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激

2023-05-15

9915人瀏覽
國產抗癌新藥獲準上市!藥品審批改革對創新藥開優先綠燈
國產抗癌新藥獲準上市!藥品審批改革對創新藥開優先綠燈

(白鷺)正當國外進口抗癌藥實行零關稅備受關注之際,江蘇藥企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福可維于9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這意味著中國腫瘤領域的原研創新藥——安羅替尼正式上市。經臨床試驗證實,??删S是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中僅有的單藥有效的口服制劑,

2023-05-15 鹽酸安羅替尼膠囊

# 創新藥 # 功效 # 用藥

9944人瀏覽
CDE官網宣布:今年4月超30款抗腫瘤1類新藥在中國獲批
CDE官網宣布:今年4月超30款抗腫瘤1類新藥在中國獲批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有多款1類新藥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其中首次在中國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的抗腫瘤1類新藥有30多款,來自葛蘭素史克(GSK)、恒瑞醫藥、齊魯制藥、石藥集團、海思科、同宜醫藥、澤璟制藥、加科思、合源

2023-05-09

#

10038人瀏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新密市| 繁昌县| 双城市| 石首市| 景东| 武平县| 贡嘎县| 卓资县| 乐安县| 浙江省| 浙江省| 辛集市| 务川| 浠水县| 乐陵市| 龙里县| 长治市| 上杭县| 都昌县| 克什克腾旗| 石家庄市| 海原县| 长子县| 睢宁县| 海淀区| 靖安县| 黎平县| 唐山市| 樟树市| 邻水| 甘泉县| 荃湾区| 清苑县| 老河口市| 宣汉县| 盐边县| 延安市| 桃江县| 景东| 南平市|